【返回首页】
在产业链的上游,需要CPU和GPU作为核心组件,但是基本都由海外公司英特尔、AMD、英伟达在形成垄断,因此,服务器攒机者面对上游的企业基本没有太多的话语权。
而在产业链的下游,客户又包括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厂商,移动、电信、联通三大运营商和众多政企客户,又都极为强势。
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今年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,从国产CPU的营收来源来看,互联网企业给海光的贡献率还是比较低的。进入互联网企业供应链,也是海光从成立之初就定好的战略和方向,也是海光下一步市场布局的重要目标。在互联网这一纯商业市场中,想要赢得市场份额完全要靠高性价比。
如何摆脱对政府补贴和非商业性合同输送的依赖,通过生态建设产生更多的商业附加值,是双方业务整合后面临的大考。
海光可联合成员打造垂直场景的数据闭环。如在智慧城市领域,联合传感器厂商、算法公司构建“海光芯片+边缘计算+城市治理SaaS”的解决方案,通过数据分析反哺芯片设计迭代,形成“硬件销售-数据积累-产品升级”的正向循环。同时,可尝试建立组织内算力共享平台,将冗余计算资源转化为弹性供给的云服务,通过资源货币化开辟新收入源。这种模式既符合国产化替代趋势,又能通过实际场景验证技术成熟度,逐步摆脱政策保护期内的补贴依赖。